采菌之旅--神秘西藏

作者:尊龙凯时 生物 添加时间2020-07-31 14:42

2013年7月。探寻生物奥秘,深入藏地,尊龙凯时 生物联合君乐宝组成的采菌队小分队。

有的人说。中了终生无解”,“西藏是一种毒。自古以来。勇敢的旅行爱好者都向往揭开西藏神秘的面纱,体验雪域高原风情,站在世界的屋脊。

 

//
高海拔,造就独特的饮食习惯
//
 

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。气候寒冷,日照充足,空气稀薄,风速大。特殊的地理位置。严酷的气候条件,以及生产生活方式,决定了藏族人独特的饮食习惯。生活在藏北的牧民历来就有喜食牛奶和乳制品的习俗。

也许西藏美食,没有浙菜那么清秀俊逸,没有川菜那么豪爽泼辣,没有粤菜那么繁复讲究。但是西藏美食有一种让人着迷的大气、好似食物中蕴藏着自然之力,优美自然而生机勃勃。到了西藏能够感受到在环境影响下食物的魅力。西藏美食,散发出有一种自然的清新。


初入藏区。美景就是最好的解药,高反在所难免。西藏的美是独特的。才能抵达拉萨大昭寺,实现他们终生的朝圣愿望,那朵朵白云飘过头顶,口念六字真言,偶尔会看到虔诚的佛教信徒一步一跪,历经数月,好像伸手可及;远方的雪山倒影在清澈的湖面,长途跋涉,蓝天离你是那么的近。

在那曲1566万亩的广袤土地上,在牧民的手中可以千变万化出许多不同的乳制食品和奶制饮品,数万只牛羊挤出的鲜奶。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,人们摸索出用以生产各种不同乳制品的方法。奶渣、“拉拉”等是生产现代乳制品最好的工艺源泉。许多乳制品还具有保健、食疗作用,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。

 

若要说西藏奶制品,就要从酸奶开始说起。在西藏,公认最好的酸奶在那曲,这里也是我们此次采集的重点地区。 每天清晨,妇女们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到牛羊群堆里挤奶。拿着一桶刚挤好的新鲜牛奶,牧民的美食之旅便就此展开。

首先是过滤。牧民用密度极高的纱布,往往他们会过滤上两三遍,将牛奶从一个桶过滤到另一个桶,其中砂砾、牛毛等杂物便与牛奶脱离开。

然后将过滤后的牛奶架在牦牛粪炉子上。时间的掌控取决于牧民的经验,再将牛奶搁置在不同的小盆中,用长勺子均匀搅拌,搁置一边晾凉,将牛奶煮熟后,盖上厚厚的棉被,加入上一次留下的酸奶块(富含乳酸菌)。

30摄氏度至40摄氏度的屋内,直至乳糖分解成乳酸,使其中的乳酸菌大量繁殖。随着乳酸酸度的不断增加。最终凝结成嫩豆腐般的块状,牦牛奶中的酪蛋白开始沉淀,酸奶由此大功告成。

 

藏民族的饮食中,其对肺结核、消化不良、心血管等病症,对常食肉的藏族群众来说,还有美容功效,酸奶不仅有滋补气血作用,每天都离不开生熟两种牦牛肉,均有明显的疗效,它含有乳酸菌。若是出远门、喝上几碗酸奶,既能充饥,更能解渴防暑,真是沁人心脾。特别是到了每年夏天的“雪顿节”,就是吃酸奶的日子。酸奶成为藏族群众“过林卡”时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。 

//
关于酸奶,西藏人有着不一样的理解
//

来到西藏。酸奶可以配青稞酒、配粗粮当主食、配米饭制作成酸奶饭、配油饼制作成酸奶饼等等各种天马行空的吃法,你传统的酸奶观念会被颠覆。

吃一碗酸奶饭,最后来一杯甜茶或者酥油茶,再来碗酸奶。这就是去西藏该有的美食体验了。我们在西藏那曲4580米采集的酸奶中提取的菌株竟然高产γ-氨基丁酸,这是一种具有舒缓神经安神助眠的神奇物质。由此我们亲切的称这株菌株为那曲4580,以此纪念我们这次采菌之旅的惊喜收获。


尊重天然,崇尚自然。

我们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。保留这笔无形的财富,更应该维护这原始的美好。探索自然,发现美好,尊龙凯时 人一直在路上!

 


图片|部分网图(侵删)

-   E N D   -

微生态改善大生态

中国菌助力中国梦


相关标签:采菌之旅

上一篇#朴树录节目中途回家睡觉# 上了热搜!又是谁偷走了你的睡眠?

下一篇8月14日,中国益生菌科技创新专题论坛圆满举办!